热烈庆祝五福首届家风节圆满成功!
中国 广州
2024年12月28日至29日,冬日里的广州倍感温暖而庄重,由五福家庭教育、广东省家风建设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家风节在此盛大开幕!这是一场集学术思想、家风文化与社会责任于一体的盛会,旨在为现代社会中构建和谐家庭生活提供智慧和路径。4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教育专家、文化学者、家校园长等社会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家风建设与家庭幸福的深刻内涵。
这场为期两天的活动,不仅深刻揭示了家风文化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深远影响,也为社会注入了积极向上的文化力量。五福首届家风节是一次家庭文化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于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的思想碰撞,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根基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是对家风传承、社会责任与国家精神的全方位总结。
01 家风节启幕:从家族到社会的文化回响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文化基因,承载着深厚的伦理价值、行为规范与文化传承。12月28日,五福首届家风节在庄重而激昂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开幕仪式上,广东省家风建设研究院院长、五福家庭教育创始人田园老师的致辞,深刻阐述了家风建设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性。他回顾了五福家庭教育22年来在家庭教育与家风建设领域的努力与成就,表达了五福为家风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并呼吁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仁携手共进,共同弘扬优良家风,为社会和国家的复兴贡献力量。
随后,四位大会支持方的代表领导分别致以贺辞,表达了对五福家风节的高度赞扬与深厚支持。广东巴蜀文化促进会会长温志明强调,家风是家庭兴盛与家族希望的根基,文明为魂,家风为根,并对五福对家风建设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理想表示赞许与敬意。
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世玉则指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早已铭刻进国人基因,家风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和家国情怀。他强调家风传承的重要性,并对家风节在促进家风文化交流和融合,推动家风文化的持续发展表示认可。
原番禺区托幼办主任、历届市区政协委员、广东华誉品智律师事务所教育系统法律服务部主任廖燕芳分享了对家风深远内涵的思考,她认为家风是家庭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纽带,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要注重言传身教,为未来社会奠定基础。呼吁凝聚起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探索家风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
东莞市学前教育行业协会会长赖鹿鸣则强调,家风不仅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气的根基,良好的家风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赖会长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家风对家庭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以家风作为传承的力量,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02 将军智言:抗战精神 家国情怀
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荣誉会长、抗美援朝战士余鹏翔将军,在《抗战精神,家国情怀》的主题分享中,讲述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亲身经历以及归国军旅生涯。他深刻阐释了家风和家国情怀的紧密联系,正是源自先辈们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才激励了他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保卫国家。
余将军虽已90岁高龄,但他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的现场讲述和即兴诗歌,不仅让在场的每一位与会者感受到家风的巨大力量,也唤起了大家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家风不仅是一种家庭教育,它与国家命运密切相连,正是这种情怀,铸就了无数英雄的家国情怀。
余鹏翔将军、李世玉会长挥毫墨宝,展现深厚文化底蕴
03 家风构建的四部曲
在家风建设模块的主题分享中,五福家庭教育导师、广东省家风建设研究院院长田园老师、副院长朱江梅老师、副院长建军老师和副院长晓英老师,分别从家风传承、家训引领、家规指导、家教培育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刻的分享与讲解,展现了家风建设的多维价值。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家风建设路径,更强调了家风文化的实际应用,展现了家庭教育与家风文化的无缝连接。
田园老师的《五福家风 盛世华章》主题分享,将五福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家风建设紧密结合,详细阐述了五福如何通过教育各专业系统来推动中国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他指出,好家风就是幸福的保障,家风建设就是幸福工程。家风就是民风,民风就是国风,家风的构建,涵盖家训、家规、家教和家风四大维度,是家庭文化传承的基石。
田园老师的分享,不仅让与会者深入理解了五福家风的文化内涵,更激发了他们对家风传承的重视,推动了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的共同建设。
广东省家风建设研究院副院长、五福大爱导师朱江梅老师,从家训的深远影响切入,展现了钱氏家训在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上的融合及其价值。
通过引用钱氏家训的经典篇章及家族成就,生动展示了家训在塑造伟大家族、弘扬社会价值与推动文化进步中的关键作用。朱老师强调,家训不仅是家族文化的基石,更是社会进步和文明传承的动力源泉。
而广东省家风建设研究院副院长、五福大爱导师刘建军老师,则从家规的指导层面出发,深入剖析了家规的四大关键内容:礼仪规范、行为准则、品德要求和责任义务。
他强调,家规不仅是家庭文化的规范,也是个人品德塑造和家庭和谐的基础。家规的执行不仅是家庭和谐的保障,也是培养责任感、加强家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广东省家风建设研究院副院长、五福大爱导师肖晓英老师在家风节的分享中,深入阐述了培育家教的多维内涵与实践方法。
她指出,家教可从精神、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培育,并具体分析了家教的四大内涵: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学习引导和文化传承。她提到家教的三大方式以及关键时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与行为规范实施家教,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家庭成员的品格和习惯。
04 家风的多维内涵与时代价值
在家风节的现场,众多嘉宾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诠释了家风的多维内涵与时代价值,深入探讨了家风的内涵与传承。每一场分享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思想之珠,激发着在场来宾对家风文化的深刻理解,推动家风这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唐守业教授:《父辈家风,我辈传奇》
全国唯一寻找彭加木探险队队长、⼭东⼤学⼼理咨询导师唐守业教授在《父辈家风,我辈传奇》的主题分享中,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沙漠脱险经历,为家风的传承提供了生动而深刻的范例。年近八旬的唐老,依然活跃在探险和徒步领域,他用行动不断诠释着家风的传奇。
在罗布泊沙漠荒芜绝望的极端环境中,面对极限酷暑、物资匮乏、方向迷失的绝境,唐老的处境可谓是生死一线。然而,正是这种生死瞬间,他忆起了父亲坚毅果敢的榜样和教诲,那些深植于心的家风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和信念之源。唐老不仅没有放弃,而是在绝境中激发出无比的智慧与潜能,凭借冷静的判断和超凡的应变能力,化险为夷,并最终安全返回营地,创造了奇迹。
唐老真实的见闻和激昂高迈的演讲令全场群情振奋,无不为其勇气、智慧、坚韧而撼动。会场内不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都凝聚了对唐老无畏精神的敬仰与对家风传承的深刻认同。
张志彪会长:《家风文化 重在践行》
濮阳市家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志彪发表了主题为《家风文化 重在践行》的演讲,深刻阐释了家风建设的核心价值与实践路径。他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出发,指出家风建设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避免陈旧观念的简单复述,强调实践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张会长提出的家风建设“五个不能” —— 不“新酒装旧瓶”、不空洞化、不脱离时代、不僵化思维、不忽视社会责任,更是深刻揭示了家风传承的现实挑战。张会长的深刻洞见和实践呼吁,让与会者深受启发,为家风文化的实践与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考,激发了全场听众对家风传承的深刻反思与行动决心。
陈芳芳会长:《延安精神 红色家风》
在《延安精神 红色家风》主题分享中,⼴东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创会副会长陈芳芳强调了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重要性,只有家庭稳定,社会与国家才能繁荣进步。
她回顾了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的历史地位,并结合自身特殊身份——延安出生的“延安娃”,讲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父母在延安工作的言传身教,深刻影响了她的成长,生动诠释了家风与家国情怀的密切联系。
陈芳芳会长进一步阐述了延安精神的四大核心:坚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情怀,并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200多个机关、社区、学校等地宣讲延安精神的经历。她指出,延安精神不仅塑造了革命英雄,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是国人应对挑战、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徐宁校长:《仁智培根 实校家风》
泸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全国民办学校优秀校长徐宁,在《仁智培根·实校家风》主题分享中,介绍了泸高合江实验学校在五福家庭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实践。学校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创办了“符阳学生书院”“父母专修学院”和“教师成长学院”,形成了“三院合一”的办学格局,推动家风建设和幸福教育。
父母专修学院通过家长导师和父母讲坛,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深度融合,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素养,树立良好家风;教师成长学院则专注于培养“健康、智慧、幸福之师”,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与心灵关怀,提升教育质量;符阳学生书院则以红色文化、生命教育和德育活动为基础,倡导父母陪伴和德育活动,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和学校氛围。
这一创新模式为其他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尤其在家校合作、教师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
刘文博会长:《千年宗祠 万世家风》
在《千年宗祠 万世家风》主题分享中,⼴东省汉⽂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刘文博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宗祠文化与家风之间的内在联系。她指出姓氏文化的深远意义,强调了寻根溯源的重要性。刘副会长特别分享了刘氏家族作为全国第四大姓氏的悠久历史,强调祠堂和家谱作为乡土中国的重要文化遗产,承担着弘扬家风祖德和传承宗教教育的责任。
在推动汉文化和家风建设的道路上,刘副会长分享了“汉和十二家风”的具体实践,提出了“明德至善”的核心理念,并结合十二个主题月、生肖文化和美德教育,旨在培养家族成员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和家风传统。
黄志峰会长:《百年基业 根在家风》
在《百年基业 根在家风》主题分享中,湖南省郴州市福文化促进会会长黄志峰提出了打造家庭幸福型企业的新方向。他强调,未来企业的老板应更加注重企业的“幸福”而非单纯的利润最大化。
黄会长分享了幸福企业的核心理念,并指出幸福企业的关键条件是员工幸福。他强调,员工的家庭幸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功,幸福企业与幸福家庭密不可分。家文化应成为企业的核心文化,企业应视员工为家人,注重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他提出了打造幸福型企业的具体方法,包括转变员工关系、关注员工家庭、引导家风建设、完善激励制度、提供学习成长机会和创建和谐工作环境等。这场分享为在座的企业家们提供了构建幸福企业的实践路径,突出了家风与企业文化的深刻联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田园老师:《名门望族 家风传承》
在《名门望族 家风传承》主题分享中,田园老师说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家风的文化底蕴与传承价值,强调了家训和家谱在塑造家族精神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钱氏家训的核心思想——重视道德修养、家庭和睦、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田老师揭示了家训如何在几百年间为钱氏家族成员提供治家和教育的智慧,培养出一代代有德行、有担当的后代。
他进一步介绍了颜氏、郑氏、朱子、曾氏等家族的家训,分别代表了儒家文化的教育重视、孝义为本的道德传承、廉洁奉公与乐善好施的社会责任,及理学精髓与道德修养的结合。这些家训不仅塑造了各家族的风骨,还深刻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体现了家风在社会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力。
田院长强调,家风不仅是家族内部的教育规范,更是社会和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和家风的传承,不仅承载着文化和道德的价值,更为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社会责任和国家情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这些名门望族的家风理念,不仅对后代的家教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05 《仰望母亲》大型直播
在家风节的现场,田园老师首次举办的线上线下万人直播,吸引了8万观众的在线观看与热议,为无数家庭带来了深刻的教育启示。在这场主题为《仰望母亲》的直播中,田园老师深刻阐述了“每一份伟大都源自母亲的托举”,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强调了母亲在家风传承中的独特作用。
田园老师提到了自己母亲的担当、勤劳、无私与奉献等品质,不仅塑造了他个人坚韧勤奋的人格,也在家风的熏陶下影响了整个家庭的和谐与进步。母爱不仅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更是家风的根基,是孩子安全感与动力的源泉。
在直播中,田园老师引用了司马光《家范》的智慧,提出了母爱“三重奏”的理念:温和的情绪激活孩子的安全感;深度的陪伴激发孩子的重视感;全面的榜样激发孩子的成就感。通过这些实际方法,田园老师为广大家庭提供了可操作的育儿智慧,强调了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这场直播不仅是一次教育理念的传播,更是对母爱的深刻礼赞。田园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思考,向每一位观众传递了母爱和家庭教育的巨大力量。母亲的爱与家风的建设相辅相成,只有在家庭中根植良好的家风,孩子才能在爱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06 表彰典礼:致敬家风建设的榜样力量
在此次大会中,多个优秀家庭荣获“家风传承典范门第”称号。这些家庭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子女教育与家风传承,将优良家风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家风传承的典范。他们以身作则,不仅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后代,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生动诠释了如何将家风之美代代相传。
结语
03
家风节,不仅是在回望历史中的经典家族文化,更是社会深层次反思与重新审视家风意义的契机。五福家庭教育与各界专家共同传递的价值观,不仅是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和践行传统家风的智慧,更是在现代家庭教育中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使命感,推动社会向更高层次的和谐与文明迈进。
未来,五福家庭教育将继续肩负起推广家风文化的责任,以行动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继续为中国家庭赋能,助力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家庭在家风的滋养下走向幸福的明天!
END